复旦学者在《细胞》(Cell)刊发最新研究成果,陆路、孙蕾、姜世勃团队发现防治冠状病毒的新靶点,并设计出高效双功能抗病毒药物。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杂志以Research ...
纪录片部落官网分享: BBC纪录片《细胞》是一部深入探讨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的科学纪录片,共三集,由主持人Dr Adam ...
引言在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胚层(endoderm)是形成重要器官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然而,内胚层如何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层分化为这些复杂器官的过程,直到今天依然充满了未知。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研究人员逐渐揭开了这一复杂过程的面纱。1月16日Cell的研究报道“Spatiotemporal and genetic cell ...
2025年1月30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陆路研究员、孙蕾研究员、姜世勃教授团队合作在《细胞》( Cell )杂志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Early fusion intermediate of ACE2-using coronavirus spike acting as antiviral target”的研究论文。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抗 PD-1 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均显示出临床疗效,但潜在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2025 年 1 月 30 ...
角膜内皮是一层位于角膜最内表面的单层细胞。它通过其泵送和屏障功能调节角膜基质的水分含量,并有助于维持角膜的透明度。健康个体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约为 2000 个细胞/平方毫米。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基于miR-302b的“Senoreverse”策略,颠覆了“细胞衰老不可逆”的 ... 物理所研究员姬广聚团队在 Cell Metabolism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
“Cell Line: 2014–2024”是1974年《细胞》创刊以来的第五个十年回顾。这些里程碑论文呈现的科学发现,塑造了人们对生物学的理解,并推动基础与转化生物学取得惊人进展。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已建立的小鼠模型——C57BL/6雄性小鼠,通过注射刀豆素A来模拟暴发性肝炎的发生。结果显示,MSC-EVs对Con ...
GBM 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脑癌,当前治疗手段效果不佳。标准治疗药物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仅 15 个月,5 年生存率仅 5%。贝伐单抗、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案,也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治疗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肿瘤内高度异质性(ITH)和细胞可塑性。ITH 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多种方法对 GBM ...
2025年1月31日,《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Casz1 is required for both inner hair cell fate stabilization and outer hair cell surviv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完成。该项研究报道了锌指转录因子Casz1在听觉毛细胞(hair ce ...
外周血和骨髓中γδ T细胞增多,究竟是反应性还是恶性?长期随访的临床结果如何?这两个问题是临床流式诊断经常遇到的难题,Tariq等人在2024年12月25日的Cytometry B杂志上给了我们一些非常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