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诺贝尔奖将人工智能(AI)推到了科学舞台的中央。这不仅是对几位杰出科学家的认可,也是对AI在科学进步中作用的肯定。这些奖项的颁发,标志着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预示着AI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尤其是在科学探索和创新的范式上掀起 ...
近日,Nature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中国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R1在科学界引发了广泛热议,被视为OpenAI推出的o1推理模型的有力竞争对手,且更加经济实惠、开放性强。
DeepSeek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开放性方面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创新。该公司将R1模型作为开放模型发布,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可以自由研究和构建该算法。这一举措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在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开放和透明的 ...
鞭牛士报道,1月31日消息,Nature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研制的大型语言模型DeepSeek-R1令科学家们兴奋不已,它被认为是 OpenAI 的 o1 等推理模型的经济实惠且开放的竞争对手。
据论文通讯作者、沼气所厌氧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承磊介绍,该项研究从启动到发表文章,历时10年。此项研究不仅阐明了厌氧微生物新资源的生理生态学功能,还拓展了对全球碳素生物地球循环的认知,为地下甲基化合物的生物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未来开发“地 ...
根据《自然》杂志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一个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来自距离地球大约16.5万公里的外太空的“鸟鸣声”,论文的第一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刘成明表示:“这段声音不仅像鸟鸣,还有点像科幻作品中的太空鲸歌。”那么,这到底是咋回 ...
发表的论文 通讯员供图 1月25日,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纳系统表面物理团队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科院温州研究院、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在《Nature ...
【来源:四平科技局_科普宣传】 脊髓损伤中断了大脑和脊髓之间的通信,导致瘫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脑-脊髓接口(BSI),连接大脑和控制行走的区域,帮助慢性四肢瘫患患者自然控制腿部在站立、行走、爬楼梯等运动。该研究论文于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Walking naturally after spinal ...
“CCF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就卓著、贡献巨大的资深中国计算机科技工作者 ...
这项研究于2025年1月9日发表在《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杂志上,作者是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医学院的一支科研团队。
前沿科技成果触手可及,科学活动新颖有趣,科学家故事感人至深……当前,随着新科技加速涌现,越来越多科技馆成为 ...
1月9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精神。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交流学习体会并对全院抓好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