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佛教说,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共有四十九天。此时期亡者的灵体叫做中阴(Antrabhara)。
中有(梵語: अन्तरभाव ,羅馬化: antarābhava ,藏語: བར་དོ ,威利转写: bar do ),又稱作中陰、中蘊、中有身、中陰身,佛教術語,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
中有(梵语: अन्तरभाव ,罗马化: antarābhava ,藏语: བར་དོ ,威利转写: bar do ),又称作中阴、中蕴、中有身、中阴身,佛教术语,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后,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之前的中间存在状态。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前阴已谢指此期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就一般而言,人死后皆有中阴身。然大善大恶者则无。
2021年4月29日 · 答:中阴一般来说有六种中阴。 1、生死中阴。2、梦境中阴。3、妊娠中阴。4、禅定中阴。5、法性究竟期中阴。6、转生中阴。 生死中阴:即众生由出生到死亡这一阶段时间距离及生命存在,为生死中阴。 梦境中阴:入睡至苏醒这一段梦识称为梦境中阴。
5 天之前 · 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 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 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
中阴身之有情,或有于神识脱离时,即见自身为双手双脚,或为四脚,甚或多脚、无脚等情形。何以故?此因中阴现前时,视亡者所造之业,决定投生之处。此际虽未投胎,已可见自身之变化。因来世由业所感,故其形量及所到之处与本有之形貌相似。
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 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 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
2021年7月17日 · 中阴一般来说有六种中阴。 1、生死中阴:即众生由出生到死亡这一阶段时间距离及生命存在,为生死中阴。 2、梦境中阴:入睡至苏醒这一段梦识称为梦境中阴。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