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之(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本名克纯,号武之,籍贯安徽凤阳,1896年4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长期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系主任或代主任。
杨武之(英語: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克纯,字武之,以字行 [1] ,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生平 [ 编辑 ]
杨武之(英語: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我们一家在西院11号整整住了八年。清华八年是我一生中最安定、最值得回忆的一段也是我一生的顶峰。” 说这句话的是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父亲。 大部分人认识杨武之先生,可能是因为杨振宁…
杨武之的主要学术贡献是数论研究,尤其以华林问题的工作著称。 杨武之的 博士论文:推进“棱锥数的华林问题”, 1928 年4 月6 日 在美国数学会的会议上作了介绍。
2024年9月25日 · 杨武之(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杨克纯,号武之,出生于安徽合肥,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数学教授,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初期,他第一个将现代数论引入中国。 作为一代名家,杨武之对儿子的教育全面系统,杨振宁说,父亲一生确实贯彻了 “ 忠 ” 与 “ 厚 ” 两个字。
2019年10月16日 · 杨武之有比杨振宁父亲更显赫的身份,他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是中国第一位留美的数学博士,是一位优秀的数学教育家,华罗庚、陈省身等大数学家全部是他的学生。
2018年4月14日 · 杨武之是安徽凤阳人,出生在合肥,留学之前在安庆工作,杨振宁是的名字中的“宁”就是安庆的别称。 1914年,杨武之在安徽省立第二中学毕业。 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为杨武之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杨武之(英语:Yang Ko Chuen; 1896年4月14日—1973年5月12日),原名克纯,字武之,以字行 [1] ,安徽 合肥人,中国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生平 [ 编辑 ]